文峰百事通

用户登录

首页

首页

资讯

查看

风声|儿科医生告李冰冰“没穿胸罩”:举报还有沒有下限?

2022-01-01/ 文峰百事通/ 查看: 214/ 评论: 10

摘要作者|张丰“举报”这个词,这两天频繁上热点,有一位深圳大学的学生也受到了这种气氛的鼓励。他此前曾经举

作者|张丰

“举报”这个词,这两天频繁上热点,有一位深圳大学的学生也受到了这种气氛的鼓励。他此前曾经举报过自己的老师,学校找老师谈话,进行了批评教育,但是这个处理在这个学生看来是明显太轻了。他注意到老师这两天在朋友圈里转发了媒体几年前一篇反对“告密文化”的文章,认为老师依然存在“错误思想”,于是再次向学校提出了举报。

“第二次在校务信箱举报老师”的内容在网上流传,让我们得以详细了解这次举报的全貌:这位学生,对校长信箱“不公开举报人信息”的做法感到不满,于是选择了公开举报,亮明自己身份,并表示,“保护国家舆论安全,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责任”。

在他心中,自己举报老师的行为无疑是正义的。第一次举报老师的时候,父母不赞成他,而在他看来,学校也有点“包庇”老师,处理不够果断,现在他要更勇敢一点,超越父母和学校给他设置的障碍,“我相信德不孤,必有邻,有必要有意义发出该文。”

在这位深圳大学的学生身上,值得注意的倒不是“大义灭亲”,而是一种真诚的“正义感”和虚构出来的悲情。在他看来,自己举报老师不仅是正义的,还是危险的,可能对自己不利,而自己的举报,则是为真理而冒险。他不知道,受他的举报行为影响,真正有危险的是他的老师:吴老师已经被相关部门调查处理过。而这位学生仍然不满足,想让老师付出更大“代价”——这代价,在他看来就是胜利的果实。

这样的学生,捍卫的是自己在中学阶段学到的知识,现在来到大学,以过往的“标准答案”为准绳,横扫一切。相比之下,父母和他所在的大学,可能更明白世界的复杂性,也有更多的温情,但在他看来,这是“反动的”。

在最近频频出现的举报中,这种“正义感”随处可见。举报人的行为看起来完全是发自内心。例如,19日晚,有一位自称“儿科医生马良”的举报者,在网络平台举报李冰冰的一条短视频,因为他认为李冰冰穿着暴露,“没有穿胸罩”,可能会对儿童产生不利影响。

从视频能看到,这件引起举报者惊慌的服装,只是一款常见的礼服而已。不但在欧美电影节上,就是在国内主流的电影节或时装秀上,这样的服装也十分常见。但举报者不但看到那几平方厘米裸露的肌肤,还“透视到”李冰冰礼服里面没有穿胸罩,让人瞬间想到鲁迅那著名的反讽,“一见短袖子,立刻想到白臂膊,立刻想到全裸体,立刻想到生殖器……”

目前看来,这次举报几乎没有得到什么舆论支持,而是收获了大面积嘲讽,可能是因为它完全违背了人们对何为色情达成的“社会共识”。

我们可以把这次举报称之为“想象中的色情”,它是一种联想式指控,这样的指控来自于一位“医生”,尤其让人感到荒唐,因为对医生来说,身体本来不具备这种“神秘性”和暗示性。

这位医生接受媒体采访,坦然承认了自己的举报内容。过去多年不断有学生举报老师的行为,老师因此受到处理,但是“举报者”的面目不清,他们是躲在暗处的,也知道自己的行为是见不得光的。而这两天有关举报的讨论中,真正让人吃惊的正是这一点:举报不再被视为是“不妥的”或阴暗的行为,而是光明正大的,也是受到鼓励的。

看起来,一种新的社会风气正在出现。在我读中学的时候,乡村孩子非常“野蛮”,和老师打架的都有,但是却没有人“举报”,“打小报告”是同学们最看不起的行为,要比抄作业和考试作弊还要严重,会引来你在班级内的“社死”。那时的学校当然不是天堂,我听父亲他们议论,怀疑某人在“背后乱咬”,这是对举报者的称呼——这就是八九十年代的风气。

那位深圳大学的学生隐约感受到自己会被孤立,所以有寻找“共同体”和战友的渴望。而举报李冰冰的儿科医生,在事后坦然接受媒体采访。这说明,他们都认为自己“并不孤单”。事实也似乎正是如此。但是,我还是愿意相信,具体到生活中,谁家有这样一个孩子,或者有“儿科医生”这样一位家人,人们大概率会感到难堪。这位学生说“德不孤,必有邻”,说明他既不知道什么是“德”,也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“邻居”和“朋友”。

作者|张丰,专栏作家。日本大东文化访问学者(2019)。曾创公号“中产生活观察”。

编辑|措雪

本文系凤凰网评论部风声特约原创稿件,仅代表本文作者立场。转载事宜或加入读者群、转载群请联系风声君微信:jfscs125


南京刑事律师 https://www.dqlawyer.com/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收藏 分享 邀请
上一篇:暂无

最新评论

返回顶部